从 0 到 1,申论 75 分备考指南

查看全文
5.依次归纳:顺序不能错,如果前后调换就不得分。 6.准确全面:全面很好理解,即要点全面无遗漏,准确如何保证?翻开我们的真题本,在作答要求上,都会有「准确」的要求。汉语言本身博大精深,语言文字灵活丰富,如何才能契合这个要求?答案就是,忠实材料的原词原短语原句,只有原汁原味的,才是最精准的。作答申论,不要总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去转述拔高材料的内容,把该写的要点都列上,就成功了一大半。阅卷老师非常机械,找点赋分,有点得分,没点免谈。 近些年申论材料都有那么两则是比较生活化口语化的,没法直接提炼概括,怎么办? 实际上,这种材料并非国考创新之举,而是借鉴了江苏省历年命题思路风格。 考过江苏省考的小伙伴都知道,江苏申论材料历来偏向生活化细节化。 这种材料怎么破?我们在第二章第三节会重点分享。 7.XXX 型:最后一个「型」字不能丢,规定动作。 8.不超过 40 字:可发挥字数空间非常小。 以上所有要求都能满足,要点找全找准,40 字不到就可以拿到满分。 国考曾考过这么一道题 三、「给定资料 3」介绍了 S 大学举办心理健康节活动的情况,假如你是该省教育厅的一名工作人员,全程观摩了这次活动,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总结会上发言,请草拟一个简短的发言稿。(20 分) (1)内容具体,符合实际;(2)目的明确,切合主题;(3)语言生动,有感染力;(4)不超过 500 字。 这道题目非常典型,从这个题干中,我们可以得出的一些贯彻执行题共性的答题规律: 题干部分: 1.给定资料 3 介绍了活动情况,草拟这次活动发言:说明作答时围绕资料 3 寻找要点。 2.心理健康节活动情况:预推测材料在重点阐述活动如何开展,取得成效。 3.省教育厅工作人员:有小伙伴比较害怕自己没有教育厅工作经历,每次申论命题总是会假定咱们是交通管理员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或者其他,难道我们只有经历过这些岗位才会答题吗? 显然不是,我的总结,不管题干你是什么身份,一切答案看材料,把材料理解清楚吃透了,答案就出来了,材料对每个考生来说是极度公平的,只看能力不看经历。因为是公职人员角色,那么在文件起草时需要注意格式要求。 4.全程观摩了这次活动:你看的不是活动,是材料,通过材料把你拉回到活动场景中。 5.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总结会上发言:任务来了,就是要写心理健康节活动的总结会发言稿。 6.请草拟一个简短的发言稿:何为草拟?跟我们以前小学初中老师让我们列提纲很像,也就是把关键要点写出来;发言稿意味着我们形成的是一个正式的公文稿件,那么就要注意格式要